近些年來,網絡上有很多說什么在美國炒房大賺的消息,帖子。下邊總會跟風一波評論,還有不少人心動。小編也看了不少,但實際上查閱了一下如果真的在美國購買房屋養房各種稅費成本后,并沒有網絡上說的那么“大賺”,而且帖子消息那些說的都是一些難以照仿的個案。實際上在美國購買房子是炒不起來的,因為他們在稅費的制度上,會設計“腳鐐”把炒房的熱潮給壓制住,不允許有失去平衡,不公平的現象出現。
有一個報道,紐約瑞禧地產創始人杰西·湯在接受采訪時說道,中國火熱的炒房熱潮概念在美國是不實際的。因為美國的地產市場發展法律規定齊全,而經歷了10年前的次貸危機后,在這10年時光的洗禮,美國房地產市場已經基本穩定,回歸理性,即使是在紐約這種繁華地段大都市,房價的平均漲幅都是有限的。再算上各種稅費成本,如果想靠炒房短期賺大錢基本是不可能的。
再美國持有房產的成本是非常高昂,首先是房地產稅。而房地產稅率還會根據當地不同州的政府各有差異,具體計算起來也很復雜。而在房產密度比較高或者比較繁華發達的地段,房地產稅會相對較低。另外,房地產稅有一部分是屬于教育費用的,所以在好學校的周邊的房子,房地產稅也會相對增加!
其次就是物業管理費。在紐約皇后區的某一套兩居室的使用權公寓,一年的物業費用可能要8000至1.4萬美元不等,如果是產權公寓,房地產稅與物業費共算起來也要上萬美元。如果是單棟公寓或者建筑物的,還要支付物業掃雪,剪草坪的費用(當然,你可以自己做),一年四季下來可能也要1000-4000美元左右。還有很多違規要吃市政罰單,罰款300或者更多不止。
最后就是房屋保險金了。在美國加州最多就是火災,龍卷風這些天災人禍,所以房子必須要買保險的。而一般的房屋保險金是每年750-2000美元左右,如果房屋里人多,保險也會增加。房子的維修費用還有里頭一切家電硬軟裝,就算是出租給別人,維護費用也是由屋主承擔的。美國的人工也十分昂貴,動不動就是幾百上千美元的事。有一位網友移民過去買了一套帶泳池和5個房間豪宅,發現住進去光是請人打掃衛生,維護泳池的費用每個月都很昂貴,最后也只能選擇住在房間一角,盡量少動,而泳池也沒有使用了。
看完這些稅務,你會發現,在美國最直接抑制炒房的手段就是資本所得稅。如果讓您在購買房屋后,在一年內賣出去,所得的利潤就要交短期資本所得稅,而且稅率是根據個人所得成正比的,也就是說,個人所得收入越高,稅率就最高,可想而知短期資本所得稅也逃不過高升的命運。2017年稅率為10%到39.6%,共7個檔次。如果在購房后一年以上兩年以內賣掉,所得利潤則按長期資本所得稅繳納。這個稅率一般是15%,高收入階層是20%,低收入階層則不需要繳納此稅。若持有房屋兩年以上,且此房是賣房者自住房,則有25萬美元(1美元約合6.9元人民幣)的利潤免稅額,夫婦共同申報,免稅額為50萬美元。而如果是二套、三套投資房,則無此免稅額待遇。另外,對于外籍房產持有人在售房時會有10%的預扣稅,可在當年報稅季申報,多退少補。
看到這如果您還是打算買美國的房屋保值,就算不賣也可以出租,那您可以繼續看下去!
即便是出租,還有空置和租客賴租的風險。在美國,租約一般一年一簽,待到期后租客不續簽,才能整修清理,尋找新租客。但如果讓您要碰上賴租的,那就需要隔30天書面催租一次,催租兩次后,才可提告法庭然后排期則要在2至3個月以后才來開庭,法官判其敗訴后還要給他一個月搬家期限,如有孩子,這個期限會更長,這么算下來,至少6個月的租金泡湯。且不說還需要付每小時150至300美元的律師費。
最后,在美國賣房是必須要交付房產中介傭金,轉讓稅等等各種手續費,加起來的費用約為房子價格的8%-10%。買房時也需要只放房價4%左右的相關手續費。
顯然,面對這些理論,像在美國投資房產然后短期贏取大利潤是不可能實現的。杰西·湯還說道,就算是美國人買房子投資,大部分人都是選擇長期出租的,因為他們考慮的不是房價的漲幅,而是房子是否保值,注重房子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是否便利這些因素。當前,這些的前提都是每個月的租金至少是足夠月供保險物業費各種費用的。所以相對起來,在投資房地產方面遠遠沒有投資股票基金債券這些更有吸引力。
所以在美國買房能大賺的小道消息,各位看官都當娛樂看看就好了,千萬別傻乎乎真的相信了去投資了。如果您有自己的見解意見,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和其他網友互相交流交流。